设置字体大小:【大 中 小】
【打印】
【页面调色板
】
发布时间:2016-12-02
各位理事、监事,各位代表,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理事会换届改选和第二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的各项议程已经圆满完成。在此,我代表国家林业局,向第二届理事会的产生表示热烈祝贺!向各位新老理事、监事及其部门、单位长期以来对碳汇基金会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尤其要向基金会上一届理事长刘于鹤老部长表示崇高敬意!并向杜永胜专职副总指挥担任新一届理事长表示诚挚祝贺!
碳汇基金会是国家林业局为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顺应时代发展需要、回应社会关切而设立的直属单位,又是在民政部注册的全国首个以增汇减排、应对气候变化为主要目标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同时,也是我们创新林业体制机制的一次有益探索与重要实践。碳汇基金会成立六年来,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刘于鹤理事长的直接领导下,在各位理事、监事的热情支持下,在国家林业局各司局、各单位的积极配合下,经过以李怒云同志为秘书长的秘书处的共同努力,各项事业均获得了长足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为基金会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具体地说:一是资金募集成绩突出。紧扣时代脉搏,广开募资渠道,精心策划劝募,实现了年均募资约1亿元的良好业绩。严格按照章程规定,尊重捐资者意愿,营造和管理了120多万亩碳汇林,这也是目前国内最大面积的碳汇林。二是科学管理有章可循。基金会成立伊始,就制定了管钱、管物、管项目、管人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组织文化建设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做到资金监管严密、项目实施规范、机构建设完善、内部管理科学、人员培养到位。基金会不仅成为目前国内最权威的林业碳管理专业机构,秘书处也建设成为一支敬业、团结、活跃、和谐的团队。三是开拓创新品牌迭出。面对新形势、新情况,不断探索社会各界参与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实现路径。积极普及碳中和概念,推动碳中和项目开展,组织实施碳中和项目43个,创办了一年一度的"绿化祖国
·低碳行动"植树节,以"足不出户、低碳植树"的方式,巧妙的将义务植树与消除碳足迹结合起来,为公众履行植树义务、提高"尽责率"开辟了一条新路。四是促成交易不遗余力。以国际和超前眼光,组织相关机构开发了林业碳汇项目方法学并获得国家发改委备案,为林业碳汇进入碳市场交易获得了"入门证"。组织实施了"广东长隆碳汇造林项目",并在广州碳交所实现成功交易。这是迄今为止国内首个也是唯一一个进入碳市场交易的"国家核证减排量"(CCER) 林业碳汇交易项目。发挥基金会优势,为湖北、浙江、福建等省开发全国首批竹林经营碳汇项目提供技术支持。与华东林交所合作创建了"农户森林经营碳汇交易体系",成功地帮助林改后的农民把森林生态服务变成了钱,以另一种方式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五是公众宣传形式多样。注重碳汇知识宣传和普及。基金会创建的全国首个"零碳创意馆",在前门大街常年开馆,并深受欢迎;建立了44个志愿者工作站,吸纳了一批青少年和企业家参与绿色低碳公益宣传活动;编写了国家出版基金资助的《碳汇中国》系列丛书15本,编写了4套应对气候变化中学生读本双语教材(中英文),进入北京市中学课堂,扩展了绿色碳汇知识宣传普及阵地和渠道。六是国际交流日趋活跃。积极参加国际交流和活动,2012年被接纳为联合国气候大会观察员机构,2015年加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积极拓展海外公益活动,资助开展"南南合作"缅甸森林增汇减排社区发展示范项目,深受当地政府和群众欢迎;与国际竹藤组织合作,在喀麦隆、埃塞俄比亚等国进行的竹林碳汇项目开发培训活动成效显著;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国际自愿碳标准(VCS)等,开展了人员培训和方法学开发与转换等合作。
以上成绩的取得,为展示中国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特殊功能和地位做出了独特贡献,在国内外应对气候变化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得到了充分肯定。2013年,碳汇基金会被民政部评定为4A级基金会;2015年12月,又被民政部授予"全国先进社会组织"荣誉称号。为此,我要再次感谢碳汇基金会第一届理事会的理事长、理事、监事和秘书处全体同志富有成效的辛勤工作!感谢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