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开户平台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领导讲话

张永利在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设置字体大小:【 】 【打印】 【页面调色板  发布时间:2016-11-04


深化思想认识 优化发展思路
全面开创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新局面

--在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张 永 利
(2016年10月9日)

尊敬的罗富和副主席,同志们:
     受张建龙局长的委托,我就三北五期工程建设工作向大会报告三个方面的具体问题。
     一、充分肯定三北五期工程建设成效
     过去的5年是我国林业现代化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的5年,也是三北工程转方式、调结构、拓内涵取得显著成效的5年。5年来,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林业局党组的决策部署,实施了一批百万亩防护林基地建设项目,开展了黄土高原综合治理林业示范建设,启动了退化林分修复试点,引领工程建设进入了重点突破与区域治理相结合、生态建设与改善民生相结合、扩绿增量与提质增效相结合的新阶段,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构筑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作出了新的贡献。
    (一)过去的5年是三北工程投资最多、发展速度最快的5年。工程建设中央补助标准大幅提升,人工造林补助标准先由200元/亩提高到300元/亩,今年又提高到500元/亩。"十二五"中央投资96.08亿元,比"十一五"增长了60%多,地方配套94.55亿元,均创历史新高。在投资的推动下,三北五期工程前五年累计完成造林育林5098.65万亩,工程建设以每年千万亩的速度向前推进,森林资源明显增加。初步在科尔沁、毛乌素、呼伦贝尔三大沙地和黄土高原等地建成了一批集中连片、规模宏大的防护林基地;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十一五"期末的12.4%提高到13.02%;活立木总蓄积量由13.9亿立方米增加到20.98亿立方米。
    (二)过去的5年是三北地区植被面貌变化最大、生态状况明显改观的5年。第五次全国荒漠化沙化土地监测结果表明,"十二五"期间,工程区治理沙化土地6万多平方公里,沙化土地年均减少1297平方公里;治理荒漠化土地1.74万平方公里,荒漠化土地年均减少2345平方公里,沙化土地和荒漠化土地连续10年实现了"双缩减",尤其是极重度沙化和荒漠化土地向轻度转变明显加快。重点治理的科尔沁、毛乌素沙地生态状况呈现出持续向好的态势,呼伦贝尔沙地实现了沙化面积缩减、沙化程度减轻的重大转变。黄土高原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4万平方公里,600多条小流域得到了治理,年入黄泥沙减少4亿吨左右。据中国气象局观测,"十二五"以来,三北地区生态恶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重点治理区生态状况明显好转。
    (三)过去的5年是三北地区人居环境显著改善、美丽城乡建设快速发展的5年。坚持把工程建设同改善人居环境相结合,加快推进身边增绿,让森林上路、进村、入园,人居生态环境大为改观。山西省大力推进绿色通道、城郊森林公园、景观生态园区建设,5年完成通道绿化里程2.82万公里,在通道两侧绿化荒山180万亩,全省建成城郊森林公园127处,直接受益人群2300多万人。青海省西宁市南北两山造林2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75%,市区人口人均森林面积112平方米,2012年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评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北京市平原百万亩造林工程4年完成造林105万亩,平原地区的森林覆盖率已由过去的14.85%提高至25%,全市形成了城市青山环抱、周边森林环绕的生态格局。
    (四)过去的5年是三北地区林果产业稳步推进、新兴产业异军突起的5年。坚持把工程建设与改善民生、精准脱贫相结合,积极发展绿色惠民富民产业,工程建设增收致富功能日益彰显。据统计,三北地区新增经济林面积267万公顷,新增产量1200万吨,新增产值500多亿元,433万人依靠发展特色林果业实现了稳定脱贫。与此同时,各地积极引种开发大果榛子、肉苁蓉、双季槐、皂角等新兴林业产业,初步建成了百万亩梭梭林、百万亩大果榛子等一批新兴产业基地。积极发展森林观光、生态疗养、游憩休闲等新兴服务业,走出了一条不砍树也能致富的新路子。三北地区年接待游客3.8亿人次,旅游直接收入达480亿元。
    (五)过去的5年是绿色发展理念成为执政共识、生态文明建设深入人心的5年。各地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绿色发展理念成为执政为民的新共识。北京、天津、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甘肃、青海、新疆等省(区、市)明确提出了生态立省(区、市)的发展战略,科学划定了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等生态红线,有效遏制了生态系统退化的趋势。内蒙古启动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责任追究、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等三项改革试点。青海省不以GDP增长论英雄,完善政绩考核体系,把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考核指标由过去的5项增加到10项,权重由30%提高到35%,对发生重大生态环境破坏的地区和单位实行一票否决制。
    三北五期工程不仅取得了显著的建设成效,而且创造了许多新鲜经验。一是坚持遵循自然规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二是坚持共享发展理念,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建设成果由人民共享。三是坚持突出问题导向,向改革要动力,创新投融资机制,创新建设机制,创新产权模式,最大限度调动全社会投身工程建设的积极性。四是坚持遵循生态建设规律,集中力量,突出重点,统筹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按山系、流域、沙带规模推进,构筑区域性生态屏障。五是坚持遵循林木生长规律,破除防护林建设一劳永逸的思想,科学稳妥有序地推进退化林分修复,促进防护林建设永续发展。这些新鲜经验来自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值得长期坚持和遵循。
    二、准确把握"十三五"工程建设基本方向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北工程建设的基本思路是: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以构建北方生态安全屏障为目标,以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为依托,坚持生态优先、突出防沙治沙、加快增量增效,着力抓好百万亩防护林基地、黄土高原综合治理、退化林分修复、特色林果业基地建设,深化改革创新,强化科技支撑,增进绿色惠民,努力构建"一圈两区三带"防护林体系,为加快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作出更大贡献。力争到"十三五"期末,完成造林育林729万公顷,退化林分修复66.7万公顷,使三北地区50%以上可治理的沙化土地、70%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有效治理,80%的农田实现林网化。这个基本思路概括起来就是:围绕一个目标,服务两大战略,突出三条主线,抓好四个重点。
    (一)围绕一个目标,就是要紧紧围绕着力构筑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这个总体目标。今年两会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确立了到"十三五"期末基本建成我国生态安全屏障的奋斗目标,这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林业建设的重大使命。实现这个目标,全国的短板在三北,重点也在三北。因此,三北工程建设必须紧紧围绕构筑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这个目标来谋划、来推进。要始终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在东北三省、京津冀等自然条件较好、工程建设进展较快的省(市),基本完成总体规划任务,建成省级防护林体系;在科尔沁沙地、毛乌素沙地、呼伦贝尔沙地、燕山山地、晋陕峡谷、甘肃陇东等重点区域,建成一批区域性防护林体系;在其他省(区),选择一批工程建设重点县(区),建成一批县级防护林体系,进而形成点线面结合、带片网配套、集中连片、互为一体的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
    (二)服务两大战略,就是要为"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两大战略提供良好的生态支撑。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生态是基础,是必须率先突破的领域,也是三北工程肩负的重大使命。三北工程建设必须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启动实施三北工程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屏障建设,重点实施西安至乌鲁木齐绿色通道以及森林城镇和森林乡村建设、柴达木盆地荒漠化治理、塔克拉玛干沙漠外围基干林带、天山北坡防沙治沙、泾渭河流域水土保持林、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等重点建设项目,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奠定良好的生态基础。必须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京津冀地区造林绿化,重点抓好燕山山地、海河流域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建设,统筹推进城乡绿化和生态廊道建设,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体系完备、功能稳定的生态保障。
    (三)突出三条主线。一是突出生态优先,统筹推进生态建设与民生改善协调发展。坚持生态优先是三北工程建设的应有之义。工程建设必须牢牢把握生态优先的建设方针,始终把改善生态作为工程建设的永恒主题。在建设目标上,要以基本建成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为导向,大力营造带片网、乔灌草、多林种、多树种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在建设重点上,要优先向生态脆弱区、经济发展活跃区、事关国计民生的热点区倾斜,突出加强森林城镇和森林乡村建设,着力构建以林草植被为主体的区域性生态安全屏障。在建设内容上,要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在严格保护的基础上,大力造林育林。在发展方式上,要坚持以水定林,量水而行,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宜荒则荒。同时,也要把生态建设与改善民生有机结合,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兼用林,让人民群众从生态建设中获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利益。二是突出主导功能,统筹防沙治沙、保持水土、护农促牧协调发展。防沙治沙是三北工程的首要任务。工程建设必须突出防沙治沙,统筹防沙治沙、保持水土、护农促牧协调发展。防沙治沙要在保护好现有林草植被的基础上,把治理重点放在干旱半干旱农牧交错地带,突出抓好科尔沁沙地、毛乌素沙地、呼伦贝尔沙地的集中治理,着力抓好河西走廊、新疆绿洲、阿拉善高原沙漠边缘的基干林带建设,建设乔灌草相结合的防风固沙林体系。水土保持要以小流域治理为单元,实行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突出抓好西北黄土区、东北黑土区、北方土石山区等区域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建设生态经济型防护林。护农促牧要以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为重点,突出抓好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河河套等粮食主产区的农田防护林更新改造、完善提高和优化升级,建设网带片相结合的高效农田(牧场)防护林体系。三是突出增量增效,统筹造林与经营协调发展。三北地区生态脆弱的根源在于缺林少绿,加快植树造林步伐,扩大森林资源总量和生态容量是改善这一地区生态状况的根本之策,也是三北工程建设的第一要务。工程建设必须突出增量增效这个中心任务,扩大建设规模,加快建设速度,开展大规模的国土绿化行动。要在注重人工造林的基础上,加大封山育林力度,充分发挥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促进自然植被休养生息。有条件的地区还要积极开展飞播造林,改善大范围的生态面貌。同时,要在确保防护功能稳定、效益持续发挥的前提下,适度开展针对防护林的中幼林抚育,科学稳妥有序地推进退化林分修复,不断提高林分质量。
    (四)抓好四个重点。一是抓好百万亩防护林基地建设,构筑区域性生态屏障。在过去工作的基础上,建设一批百万亩防护林基地,是三北五期工程建设的最大亮点。抓好百万亩防护林基地建设,要实行分类指导,对症下药。对在建项目要严格落实投资计划,加快建设进度,确保按期完成。对即将竣工的项目,要抓好填空补缺,完善提高,竣工验收等工作,努力向国家交一份满意的答卷。对新上项目,要全面系统地开展可行性研究论证,尤其要把水资源承载能力、宜林地资源是否集中连片、劳动力供给是否充足等作为考量新上项目的先决条件,严把准入关,确保建一个、成一个。力争到五期工程结束时建成10个左右的百万亩防护林基地。二是抓好黄土高原综合治理林业示范项目,努力取得新突破。黄土高原综合治理林业示范建设是国家赋予三北工程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构建"两屏三带"的重要支撑。推进黄土高原综合治理要坚持以小流域治理为突破口,实行治沟与治坡相结合、治山与治水相结合、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多管齐下,协同发力,在规模推进上取得新突破。要坚持建设生态经济型防护林,实行生态效益与经济社会效益相结合,生态治理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生态建设与群众脱贫致富相统一,建设一批特色林果业基地,在兴林富民上取得新突破。要坚持示范引领的定位,创新治理模式,培育先进典型,打造精品工程,建设一批星罗棋布、各具特色、功能多样的综合示范区,在示范带动上取得新突破。三是抓好退化林分修复,促进防护林建设优化升级。去年,国家林业局专门在山西大同召开现场会,对开展退化林分修复试点进行了专题部署。推进退化林分修复要全面落实全国森林经营规划,以增加森林资源、提高防护功能为目标,以优化结构、提质增效为重点,科学稳妥有序地推进试点工作,确保越改越多、越改越好。要注重培育示范典型,不断总结新经验,创造新模式,探索新路子,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确保试点工作不走样、不变形。要强化试点工作管理,抓紧制定《三北工程退化林分修复技术规程》,依法依规推进退化林分修复。要科学安排退化林分修复任务和节奏,正确处理"做加法"和"做减法"的关系。四是抓好特色林果业基地建设,促进绿色惠民富民。特色林果业是三北地区的优势林业产业,是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抓手。当前,三北地区特色林果业发展势头非常迅猛,对此,我们必须理性看待、科学分析、正确引导。对苹果、核桃、红枣、板栗等传统优势品种,要对其市场容量、潜力、前景等作出前瞻性的预判,及时做好科学引导和信息服务,避免产能过剩、果贱伤农;要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对长柄扁桃、油用牡丹、双季槐、连翘、皂角、枸树、杜仲等林业新兴产业,要先行试点、科学引导、有序发展;要加快良种壮苗的选育培育步伐,加大精深加工和新产品的研发力度,科学规划建设一批示范园区,培育林业产业新增长点。力争"十三五"期间建成一批上规模、上档次、有特色、高效益的林果业基地。
    三、强化措施,扎实工作,努力开创工程建设新局面
    三北五期工程后五年的发展目标已经明确,现在的关键是要深化思想认识,强化责任担当,细化工作措施,优化组织管理,全面抓好各项任务落实。
    (一)抓落实,确保五期工程规划任务全面完成。这次会议印发的《三北工程"十三五"规划》是指导今后五年工程建设的基本遵循。一要突出抓好任务落实。要把工程建设目标和任务纳入当地林业发展规划,层层分解,逐级落实到建设单位;要把生态区位重要、生态环境脆弱、集中连片特困区等作为工程建设重点,优先规划、优先治理;要加快建设一批规模宏大、示范带动力强的防护林基地,推进工程规模治理。二要落实责任主体。要实行地方各级政府对工程建设负总责的制度,把工程建设规划、目标、任务、资金、责任分解落实到地方各级政府肩上,层层签订责任状,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三要做好规划衔接。各地要积极协调,认真做好"十三五"工程规划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衔接工作,做到步调一致,协同发展。
    (二)抓质量,切实提高工程建设效益。质量事关三北工程建设成败,强化质量管理,须臾不可放松。一要更新工程质量观。当前,三北工程建设重点正在向西部旱区转移,造林难度越来越大,植被恢复的不确定性因素陡然增加,必须对工程建设质量观进行重新审视。要把能否持续发挥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等生态功能作为主要质量目标,把生态服务功能是否持续、林种树种结构是否合理、生态系统是否稳定等作为考核质量主要指标,抓紧探索建立一整套适应旱区造林绿化的技术规程、验收标准等,在实践中不断修订完善,确保工程建设持续健康发展。二要实施营造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要精准培育种苗、精准设计、精准造林、精准抚育管护,推行全过程、精细化质量管理。三要强化督查问责。要加大对工程建设的监督检查,建立健全工程质量考核体系,对营造林质量好的要公开通报表彰,对因措施不力造成营造林质量不高的要通报批评,对造成重大质量事故的要严肃问责。有些环节,要探索建立终身责任追究制度。
    (三)抓科技,着力提高工程建设水平。健康推进三北工程关键在科技进步。一要实施创新驱动。要抓紧开展抗逆性强的新品种培育、困难立地造林、退化林分修复、防护林体系结构定向调控等技术攻关,着力在解决重大技术难题上取得突破。二要加大科技推广力度。要从工程建设的实际出发,重点加强节水抗旱造林、不同立地类型的植被恢复等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应用力度和优良乡土树种的使用力度;要建立一批代表性强、辐射面广、类型齐全、效益显著的科学造林示范区,发挥以点带面、推动全局的作用。三要完善技术标准体系。要认真研究造林方式、造林密度、造林树种等制约工程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修订完善工程技术标准,加快形成国家和地方互为补充,覆盖全面的工程标准体系,切实提高工程建设的标准化水平。四要加强技术培训。广泛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技术培训,重点加强对县、乡两级林业管理、技术人员和林农的培训,真正把工程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四)抓管理,规范工程建设行为。管理出精品、出效益,强化管理是工程建设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一要建立健全工程管理制度。各地要按照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要求,依据国家林业局颁发的《关于深化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计划和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和《百万亩防护林基地建设管理办法》出台工程管理办法,逐步建立起科学化、规范化的工程管理体系,确保工程建设各项行为有规可依。二要加强计划管理。各地要依据国家林业局下达的营造林三年滚动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科学编报工程建设年度建议计划,充分发挥计划的调控和导向作用;要维护计划的严肃性,既不能擅自扩大建设规模、提高或降低建设标准、变更建设项目和建设内容,更不能随意调整和变更资金的使用方向。三要强化项目管理。要以建设百万亩防护林基地、黄土高原示范建设、退化林分修复为切入点,切实强化项目管理,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合同制,积极推行招投标制和监理制,建立重点项目考核通报机制,切实做到按规划立项,按项目动态管理,按设计组织施工,按工程进度安排资金,按标准检查验收。四要加快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近几年来,财政部支持开展的三北工程营造林管理信息系统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初步显现出信息技术对提升工程管理水平的重要作用。各地要积极协调,争取地方财政支持,上下合力加快信息系统建设步伐,逐步建立三北局、省、县三级信息管理网络系统,实现工程管理的数字化、精细化和科学化。同时,要加强工程档案管理,确保工程措施、进度和成效等有据可查。
    (五)抓宣传,营造工程发展舆论氛围。宣传发动是实施三北工程的关键手段,也是推动工程建设的成功经验。要不断创新宣传策略、把握宣传重点、提高宣传实效。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论坛等多种宣传平台,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大张旗鼓地宣传三北工程在构建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提高全社会对工程建设重大战略意义的认识;要深入宣传工程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成功经验和先进典型,鼓舞士气,激发干劲,坚定搞好工程建设的信心;要广泛宣传三北工程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进一步增强时代紧迫感和历史责任感;要深入挖掘、宣传工程建设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用典型和榜样的感人事迹、创业经历,激励和动员人民群众积极投身工程建设。要大力弘扬生态文明理念,加强全社会的生态道德意识、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在全社会营造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
    同志们,建设三北工程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事关亿万人民福祉,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使命。各级林业部门一定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罗富和副主席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张建龙局长的重要讲话精神,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积土成山的干劲、扎实有效的工作,加快构筑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

信息来源:365bet开户平台管理员 | 责任编辑:365bet开户平台管理员